我們在飛機場、地鐵站、重要的會場、展館等入場是都是要過安檢機,檢測有沒有攜帶危險物品,X光安檢機主要由X射線源、傳送帶、熒光屏幕、反射鏡、微光攝像機、視頻處理電路、監視器等組成通過X射線檢測通過的物品,不同的物品顯示出的形態都是不同的,安檢人員可以根據顏色來區分物品,下面小編詳細的為大家介紹下!
一、X光安檢機的工作原理
1、檢機主要由X射線源、傳送帶、熒光屏幕、反射鏡、微光攝像機、視頻處理電路、監視器等組成,在檢查時,被檢物品先放在傳送帶上,傳送帶會將其送入檢查通道內,安檢機會自動接通X射線源發射X射線。
被檢物品在傳送帶的帶動下通過X射線檢查區,發射的X射線透過被檢物品后,成像在熒光屏幕上。當被檢物品離開檢查區時,安檢機將立即切斷X射線源,停止發射X射線。熒光屏幕上的圖像由反射鏡反射到微光攝像機的鏡頭上,鏡頭將光像匯集在攝像管的光電靶上,攝像機把光信號轉換成電信號,電信號經放大后通過視頻處理電路送至監視器的顯像管,最終就會轉換出我們直接觀看到的X光透視圖像。
2、光安檢機的顯示圖像全靠X射線來實現,那么它是如何成像成不同樣子的呢?X射線又稱倫琴射線,是由科學家倫琴最早發現,X射線具有較強的穿透能力,當X射線穿過物體時,不同物質組成、不同密度和不同厚度的物體內部結構能夠不同程度地吸收X射線。
密度、厚度越大,吸收射線越多;密度、厚度越小,吸收射線越少。因此,只要檢測到穿透物體后剩余的射線量,并通過熒光屏幕顯示出來,就可以判斷物體的結構和包裝內各種物品的密度和形狀,就可以以此判定其為何種物體。X光安檢機能根據物體對X射線的吸收程度,在熒屏上呈現不同顏色的影像。安檢員通過快速查看X射線掃描的透視圖像,就能憑借各種圖像識別方法來判斷是否有違禁品。
二、X光安檢機探測效果與什么因素有關
1、與元素形態的關系
銅和鐵都是日常生活中被廣泛使用的金屬,所以我們首先對這兩種金屬的單質(塊狀固體)、固態化合物、溶液態化合物進行探測、對比,實驗結果如下:
實驗結果表明,安檢機所能探測的“金屬”應該僅僅指游離態(即單質)的金屬,而非廣義上的“金屬元素”,當金屬一旦被轉化為化合物,即無法被探測出。這不同于焰色反應,焰色反應所需要的“金屬”則是廣義上的“金屬元素”。
2、與金屬質量的關系
由于鋅粒是顆粒狀的,對不同量的固體樣品取用都比較方便,所以我們選擇鋅粒為研究對象。為控制變量,我們把不同質量的鋅粒分別裝入3只相同規格的試管中,向著試管的底部垂直探測,這樣至少能確保被探測物的橫截面積是相同的。結果如下:
由此可看出,金屬質量越大,越容易被探測到;反之,金屬質量太小,可能就很難探測到。
實驗結論:
系列實驗的探究使我們得出這樣的結論:安檢機是一種僅能對金屬單質進行探測的儀器,它對金屬的探測效果與金屬的外形和總質量等因素有關,當然,畢竟這個實驗探究只是初步的、粗略的,還有許多不合理之處,需要進一步完善,對我們而言,還需進一步提高自己的科學探究意識。